── 信息录 ──
据《潘受与南洋理工大学》文 (见 www.sginsight.com/index.htm 《南洋大学史实》),潘受的诗句是:
谁共伤心泪一弹,罪魁竞扮沐猴冠。
平生文债浑闲事,百感今朝下笔难。
“这首诗(编按:指《大马论坛》网页那首) 托名潘受却不是潘受所作,但可以看成是民间对相关课题的一种心声。”
又:“据王如明的文献:‘潘老接受南洋理工大学颁予名誉文学博士时,情绪波动不能自己。他在受访时谈起南洋大学的沧桑史,声音哽咽,几欲落泪。’”
2007-07-26
1998年8月26日,书法家兼诗人潘受在获南洋理工大学颁予名誉文学博士学位时致答辞说:“政府和大学当局对于历史的真实,应该会很珍惜。大学可以包理工,理工不可以包大学,否则名不正则言不顺。所以现在简称为‘南大’的南洋理工大学,如果能够尽快恢复南洋大学的原名,各方面的心都会平息;而现在大学的原定计划一切照旧。一切不是顺理成章,百利而无一弊吗?”
据悉,潘受在接受理工大学名誉学位前,私下曾经征询南洋大学校友的意见。领奖时作了一首诗,人家问他在骂谁是罪人,潘佬说,华教南大落到今日的灭亡地步,我自问罪责重大,所以骂的是自己,骂自己是“罪魁竟扮沐猴冠”……
【诗曰】罪魁竟扮沐猴冠,万霖位列贤人馆
虽有壮骅生白驹,断无娇莺孵画蛋
【沐猴而冠】沐猴,即猕猴。冠,戴帽子。出自《史记·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则冠耳。”讽刺项羽不能成帝业。颜师古在《汉书注》中解释说:“言虽著人衣冠,其收不类人也。”就是说,猴子戴上人的帽子,却并不是人。比喻虚有其表,窃据名位者。
诗人说,如果罪魁可以戴方帽的话,那么林万霖死后可以进忠烈祠。‘骅’去掉‘马’旁,就是:“虽有壮华生白子’,下联‘断无骄英孵华蛋’;华蛋者,孵出‘华文精英’还是‘双文化精英’,待考。
潘受的“复名”心态和华教精神,尚待研究。
(录自《大马论坛》等网页。)
2007-03-06
【潘受生平简介】
1911 生于中国福建南安,原名潘国渠
1927 福建泉州培元中学毕业
1930 南来新加坡
1930-39 任《叻报》编辑
1934 在新加坡华侨中学任教
1935 任道南小学校长
1937 任新加坡南洋华侨筹赈总会义务秘书
1941 执教和担任麻坡中华中学校长
1940-50 返回中国从商
1953 任新加坡南洋大学执行委员
1955-59 任南洋大学秘书长
1960 退休,从事文化艺术研究及创作
1970 南洋大学中文学会出版《海外庐诗》
1980 出版《潘受行书南园诗册》
1983 出版《潘受近书三迹》及《墨迹大观》
1985 获巴黎大皇宫“法国艺术沙龙”金质奖
1986 获新加坡文化奖
1991 获法国最高文学艺术勋章
1994 获新加坡政府最高勋绩奖章
1995 新加坡政府宣布为“国宝”
1995 出版《潘受诗书回顾》
1997 获亚细安文化奖
1998 南洋理工大学颁名誉文学博士荣衔
1998 任中国福建泉州黎明大学荣誉校长
1999 终于狮城
| 主页 Home | 历史资料 History | 旧抄集存 Archives | 南大心声 Speak Out | 友谊邮箱 | 联欢会 Reunion | 回忆、感想 Recollection | 互联网知识 On Internet |
自强不息 力求上进
2007年3月06日首版 Created on March 6, 2007
2007年7月26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July 26, 2007